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信用 / 农业农村
好种子有了“信用证” 我国首批认证种子上市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大竹县:打好农资监管“组合拳”,奏响诚信经营“最强音”
甘肃秦安:创新“信用+”模式 助力农资市场监管与农业生产安全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全国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
四部门:在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农资市场“春潮涌动” 全力护航春耕生产
最高检:将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四川农安省建设取得新成效!2024年部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强化信用破解乡村产业瓶颈
多部门合力按下农资供应“保障键” 铆足干劲绘好“春耕图”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以信用促繁荣 农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贵州实践
“农农e链”创建农村信用应用场景 激活农村产权金融价值
金融租赁多举措服务“三农”
推进“信用+农业企业监管”场景建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搭建乡村振兴的信用桥梁
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经济管理引领农村新发展
贵州省“四链同构”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广元获评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
农业信贷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拟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办法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整村授信”: 要“授信”,也要“增信”
河南:开展“五星乡村建设工匠” 信用评价
更高效触达“最后一公里” “信用+”赋能乡村振兴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信用等级评定 倡导诚信合法经营
四川省236个农产品“体检部” 保障老百姓“舌尖安全”
农业农村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农业农村部:做好重要农产品信贷担保服务
五部门:探索将村民“无形”信用资产转化为“有形”信贷资金
河北秦皇岛:信用评级优势显 助农增收成效丰
四川眉山市构建“农村产权交易+金融服务”双平台
深化乡村德育一体化进程,共筑乡村文明新风尚
“新农人”成“兴农人” 重庆如何用金融“贷”动乡村振兴
“信用+党建”融合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探索叠加效应与融合发展
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内江市积极构建“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监管新机制
甘肃天水:金融创新“贷”动产业更“红火”
重庆:《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以下简称“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广元市苍溪县持续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
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 共绘农村发展新蓝图
充分挖掘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雅安市区联合检查护航春茶上市 签订《信用承诺书》提高茶农诚信经营意识
南充:全面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国家级100个试点项目”为虚假信息
四川省2024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启动
四川积极探索“农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把好农资质量安全关
四川:信用赋能 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四川: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农村金融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对农村消费市场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检查
四川苍溪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构建新型农村信用体系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回顾历年信用工作重点
四川日报社论:不断开创我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宁夏: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官方:持续增加脱贫地区金融供给,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
农产品既要“保安全”又要“优品质” 推动治理革新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省
福建龙岩:数字普惠为农信系统服务“三农”添利器
乡村振兴:全力推动实施美德信用建设
农产品持证上岗 合肥已开具“信用+达标合格证”35.18万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安全治理
《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 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成都双流: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为突破 深度推进乡村振兴
建德:信”而有证强监管 “证”因有你保安全——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
山东省荣成市:用信用构建善治乡村
成都温江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温江区推动“农安温江”建设,在四川省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试点,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探索“网格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建立“事前信用自我承诺、事中信用评价监管、事后信用综合运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机制,为探索农业精细化监管提供了依据。目前,全区...
巴中:以诚信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巴中市乡村振兴局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以农村诚信建设为抓手,突出金融赋能,强化政银合作,持续实施“巴山红色贷”项目,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银保监会:加强涉农信贷贷后管理 防范涉农信用风险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决策部署,中国银保监会于近日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涉农信贷的贷后管理,防范涉农信用风险,避免过度授信、违规收费等行为。
增加乡村振兴贷款投放 引信贷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于2月13日发布。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要求。
广元市“三举措”做好全市粮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为规范全市粮食企业信用监管活动,促进粮食企业守法经营和诚信自律,进一步做好粮食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广元市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2022年度粮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湖北荆州:服务乡村振兴 信用助农备春耕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业大市荆州广阔乡村的田间地头,活跃着忙碌的身影,焕发着振兴的活力。邮储银行湖北荆州分行年轻的信贷团队,也正以饱满的热情,脚踩泥土,进村入企,为广大农业生产主体春耕备耕注入信贷资金“活水”,给他们带来春的希望。
海南: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近日,海南省发布《质量安全信用信息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旨在规范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办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分类、信用等级评定、信用评价结果公开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聚焦地方两会 重庆:建立健全以农村信用等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023年1月1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在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立健全以农村信用等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向恒:多措并举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农村基础建设和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广元:深化“信用救助”提升农村经济主体获贷能力
为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基础作用,逐步破解非主观恶意失信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难题,拓宽融资渠道,人行广元市中支在全面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全覆盖任务中,依托信用主体评定,在全面摸排经营主体实际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实信用救助,帮助辖内非主观恶意失信农村经济主体重塑信用,逐步推动信用向信贷有效转化,深化辖内农村信用体系...
重庆: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重庆市以高水平信息归集、高质量数据治理、高效率场景运用为引领,扎实推进涉农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联合金融机构打造线上涉农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让信用“变现” 广元开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局面
“感谢信用评定的好政策,让信用变成真金白银,确实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我对未来更加有信心了。”近日,旺苍农商银行给90后创业青年王杨授信300万元,用于其发展肉牛养殖。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绵阳盐亭“123458”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
绵阳盐亭县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美誉,是民政部认定的“千年古县”,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2018年该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两项改革后,乡镇由原来的36个缩减为17个,行政村缩减为189个,现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个乡镇(含1个民族乡),1个街道办,全县幅...
为乡村振兴添薪助火 绵阳市夯实推进农村金融信用建设
今年以来,绵阳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决战决胜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薄”,启动“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为全市1582个村,按每村不少于100万元的标准金融授信50亿元,并向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授信500亿元。
四川“贷”动乡村“码”上振兴 为涉农主体发放贷款2.2亿元
据了解,刘定银最近流动资金紧张,通过“码上振兴”申贷二维码,顺利获得筠连农商银行发放的300万元贷款,成功摆脱了经营困境。
巴中:巴州区开展“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营造诚信消费环境”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深化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更好推进社会诚信建设。9月22日,巴州区在南湾国际广场开展以“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营造诚信消费环境”为主题诚信宣传活动。
打造分级分类数字乡村评价标准
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推进。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数字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和工程,结合各地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按照不同类型村庄发展规律,分类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分级分类既是数字乡村建设成效考核评价的重要抓手,又是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的重...
朱岩:建设农村三级信用体系、打造数字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期间,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接受媒体采访,围绕建设农村三级信用体系、打造数字乡村振兴新模式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巴中:诚信宣传进乡村,信用建设入人心
为成功创建巴中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做好全国文明村镇测评工作,9月6日上午,四川巴中巴州区发改局信用建设股工作人员在水宁寺镇新庙村开展以“诚信宣传进乡村,践行诚信我先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雅安市雨城区: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健全基层监管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三大体系,全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雨城区启动“强质量 促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从源头上加强茶叶监管力度,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护航茶产业发展。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湖南郴州,当地政府明确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受益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当地农村信用环境净化与农户信贷可得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内江将评选命名30个示范村和300户示范户
日前,记者在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看到,到处整洁有序,环境优美。这个美丽的村庄,是内江开展“百村千户”乡风文明示范行动评选命名的2021年度20个乡风文明示范村之一。
解决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期,中国银保监会系统召开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涉农信用信息,缓解农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
江苏昆山: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护航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质量
阳澄湖大闸蟹是江苏省昆山特色水产品,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近年来,“过水蟹”“洗澡蟹”等以外地大闸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不诚信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对产品品牌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一定影响。2019年起,昆山市农业农村局与阳澄湖大闸蟹主产地巴城镇人民政府作为牵头单位,多方协作成立联合专项工作组,开展地产大闸蟹专项信...
湖南郴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推进“信用+信贷”应用
陈先生通过村干部联系到了农商行信息采集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贷款需求。信息采集员即刻查阅了陈先生的相关信息和评议分类结果,确认他属于系统“白名单”人员。第二天上午,石盖塘支行副行长与信息采信员一道上门进一步了解和核实陈先生的相关信息,详细调查了其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后,当即决定对其授信20万元“惠农快贷”的线上信用贷款,解...
为农业农村引入金融活水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系统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会议要求,银行业保险业要加大涉农金融资源投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金融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