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应用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四川能源监管办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着力开展能源行业信用政策宣传及应用工作,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做好能源行业信用政策“宣传者”
多渠道开展信用宣传,营造良好社会信用氛围
通过四川能源监管办官网发布信用信息应用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及相关政策解读,广泛告知能源行业各类市场主体,帮助市场主体及时、准确、全面了解最新能源行业信用政策。统筹开展线上政策答疑工作,畅通各类咨询渠道,安排专人解答市场主体关心的能源行业信用政策问题,有效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积极做好“信用能源”网站数据成果运用,定期编制《四川省能源行业信用情况通报》,分析四川省能源行业信用的显著特点,推动信用工作与监管工作融合,营造能源行业良好信用氛围。
做好能源行业信用制度“执行者”
多维度开展数据归集,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建立数据归集制度体系,根据《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四川能源监管办信用信息归集范围、程序及分工,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截至4月底,累计归集共享行政许可信息4124条、行政检查信息16条、行政处罚信息46条、信用修复信息31条。落实行政处罚归集分类,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按照行为清单确定的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类别,纳入分级分类管理,并按照“认定流程可追溯、分类结果可监督”原则,通过“信用能源”网站对外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截至4月底,累计归集共享行政处罚信息46条,其中,轻微失信19条、较重失信20条、严重失信7条。建立失信市场主体清单,根据失信行为分类情况,主动联系符合修复条件的失信市场主体,引导其通过“信用能源”网站,完成失信行为修复。对于符合修复条件并提交了信用修复的失信市场主体,通过大幅压减信用修复办结时限,让失信市场主体尽快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做好能源行业信用应用“实践者”
多措并举开展信用应用,落实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在许可办理过程中,对守信市场主体全面推行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简化办理手续、优化办理流程、压减办理时限。对失信市场主体采取“不予适用告知承诺制”“在一定期限内依法禁止市场准入”等惩戒措施。从许可办理制度层面上为守信市场主体办事创业提供更大便利。在事中事后核查过程中,对守信市场主体原则上采取线上核查,对失信市场主体则采取全覆盖现场核查。通过采取差异化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实现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对积极配合监管、具备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情节的企业,在进行法治教育后,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对企业加强信用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川能源监管办、信用中国(四川)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