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涛:信用评价是“相对论”还是“绝对值”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湾区信用

分享到

  我们为什么会被骗?这是个很古老的问题,究其原因,到底是骗子们太高明还是我们被骗者太笨呢?骗与被骗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应该说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好像都有,只是骗的东西有多又少,有的是骗钱,有的是骗物,有的我们知道,有的我们不知道,有的诉诸法律,有的默默忍受。慢慢地大家觉得“很正常”,我们是从事信用工作的,曾经就有那么一种期待,信用工作做得好不好,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看我们社会的被骗的事情是多了还是少了。但是就好比大家希望天下无贼,但警察怎么办?理想与实际总是有差距的。
  在大量被骗的案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些人本来不错的,很老实,怎么就借钱不还了呢?有的原来都按时还了的,怎么现在拖欠了呢?有的人借张三的他就还了,李四的为啥就不还了呢?这是信用高了还是没信用呢?还有P2P平台,一开始都很讲信用的,否则投资者也不会越放越多,但怎么一下子就爆雷了呢?等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虽然被骗原因很多,但是信用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似乎往往是因为“这个人很讲信用”,才“被骗”。这就反映出一个核心问题,即什么是信用评价?
  信用风险是“相对论”还是“绝对值”,说的就是信用评价的问题,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信用评价是相对于场景来说的,脱离场景谈信用毫无价值。这里的场景是指“交往内容”,信用是扎根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没有交往谈不上信用,也不需要信用,这种交往内容可能是商品交易,也可能金钱借贷。所以在说信用评价或者评判时一定是指具体场景下的信用表现,涉及交往对象、交易规模等等,比如这人跟张三借10万块钱,按时还了,所以很讲信用;二是信用评价是相对于环境来说的,脱离环境谈信用评价毫无意义。这里的环境是指“约束条件”,信用扎根于人与人交往,但是人与人交往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社会环境包括了道德、法律、制度、关系等等。信用评价须考量相关环境,不同环境下评价的模式和机制是不同的。比如在赌场借的高利贷,为什么还得快?兔子不吃窝边草,骗子不在周边找。
  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喜欢把信用评价看成“绝对值”,不是面向未来,而是基于过去,关键是脱离“未来场景”,不考量“未来环境”,拿着一堆过去,孤立的就“信用”说事,最后导致我们判断“失真”进而被“误导”。虽然此现象不是全部或者绝对,但对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来说,这就是常态。现在回头想想,我们为什么“被骗”,就比较清晰了,很多“骗子”也正是利用了这种“习惯”或者“常态”,谋划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骗局”。比如,跟你先借个几百几千,有借有还,再接不难,累积信用,然后突然借个十万八万,这不是人变坏了,而是没有明白,几百几千所匹配的信用与十万八万匹配的信用是不同的,基于几百几千的信用评价是不能直接用于未来这十万八万的。更简单点,如果只是交个朋友,是男是女都不重要,如果是恋爱男女很重要,如果结婚,不仅性别爱好,家庭都很重要。信用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市面上存在很多信用评价产品,叫法很丰富,如AAA牌证,诚信企业等等。如果没有绑定或者锁定未来的信用场景,那么这些信用评价产品的价值是什么呢?当然也有一种逻辑,就是有了信用评价再去找相对的应用,这就有点“鸡蛋论”的意思,这并不适用于信用评价,场景都没有哪来与之匹配的信用评价呢?如果硬要把信用评价定位为对过去信用事件的一种事后判断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就不需要对“未来”进行承诺,应该注意这样的行为和存在,这其实是造成“骗局”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越是骗子越在乎信用评价,仔细看看那些“骗子”门前挂的各种信用牌子、证书,因为不重视不行,骗不了。这其实是打击各种“欺骗行为”的重要着眼点。
  信用也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就是信用产品服务能够有效的识别、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信用评价现在很混乱,根本原因是认知的混乱。个人管见,交流探讨。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