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伴随着信用立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拓展,“诚信”已经渗透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黄山市被列入全省第二批“信用交通市”建设试点市,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以信用服务和有效的信用监管提升行业诚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推进交通强省黄山篇提供有力支撑。
“信用+”场景应用,惠民便企更温馨
拓展“信易+”场景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为守信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便利,让诚信者“一路绿灯”,促进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
政务中心交通综合窗口实施“信易+审批”模式,以信用为基础,将信用信息应用嵌入公路、海事、运管等26个事项相关业务审批流程,通过“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容缺受理”和“信用+帮代办”等方式打造业务审批“秒批”“快批”和“无感批”3种应用新场景,为信用优良的诚信主体,开辟“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200余件,签署各类信承诺书400余份。“信易+审批”模式的推行,让“信用”为审批插上了“翅膀”,不仅实现了“信用赋能、审批提速”,也让企业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信用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涉路施工许可领域推行“信易+审查”,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结合实际提供简化技术评价报告及审查方式的便利。适用简化后的技术评价及审查方式后,将原来需要的“评价报告”和“专家评审”2个复杂的环节简化为“安全技术审查”1个简便的环节。审查时限将由原来的7—10个工作日压缩至3—5个工作日,最大可节约技术评价报告编制及专家审查成本5万元左右。此外公路部门还推出大件运输“信易核查”微改革举措,在大件运输现场核查中,市场主体如确实无法提供车货总重有效证明材料的,可以由当事人对荷载质量数据进行信用承诺,工作人员根据承诺情况出具核查意见,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提供信易核查,缩短核查时间快捷通行,营造守信便民的社会氛围。
“信易行”,让守信主体得实惠。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领域开展“信易行”活动,结合市民信用分实现优惠出行、便利出行,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推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政策,激励市民诚实守信。歙县城市公交推行系列信用礼遇政策,城乡信用户可刷信用户二维码免费乘车;海事部门积极协调辖区内水运企业,依托黄山市安顺船艇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服务于新安江两岸百姓的民生项目--市内旅客班轮运输,对“信用黄山”信用分达到600—650分的旅客给予9折购票优惠,对信用分达到650分以上的旅客给予8折的票价优惠政策。
深化信用监管,社会治理更高效
在分类监管上,交通运输部门亦有所突破。扩大信用评价覆盖范围,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建设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出台农村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同时细化完善道路运输领域信用评价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包车(旅游)客运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至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在市高新区试点开展普通货物运输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强化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推动信用评价结果与行政许可、评优评先、招投标活动等融合应用,对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的精准、高效监管。对信用状况恶劣的企业实行严格监管,针对性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等级好的企业优先评先评优,以“看得见”的信用评价成为行业监管的“硬实力”,推动行业秩序不断规范。包车(旅游)客运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实施以来,车辆超速等违规驾驶行为从2.49%下降至1.3%,车辆违规运营占比从3.85%下降到2.98%。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深入推进承诺轻罚、轻微免罚等柔性执法制度,实行“信用+处罚”监管方式,准确把握执法尺度,体现执法温度。截至目前共办结32起轻微免罚案件,减免金额19600元;3起承诺轻罚案件,减免金额5900元,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在涉路行为上实施信用监管新模式。通过“承诺-检查-评价-应用”四则运算法构建履约践诺闭环机制,促进信用建设与公路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进涉路行为依法依规开展。涉路行为信用监管实施以来,累计减少办理时间40余天,彰显了行业管理的柔性和温度,也有效解决了非许可类行为“不好管”和“管不好”的问题。
助力信用修复,企业发展更健康
建立健全信用修复长效机制,探索信用修复“一网通办”模式,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单“两书同送”机制,行政处罚公示期满后,对未修复的企业进行电话提醒,并提供在线服务,降低企业特别是异地申请修复企业的办理难度。坚持及时告知“零误差”、主动服务“零距离”、在线指导“零跑腿”协助企业恢复良好信用。2023年以来已累计助力99家企业完成171条失信信息修复,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下一步,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会继续擦亮“信用交通”这张名片,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水平,创造优质的“信用”环境,真正实现“让守信者处处畅通”,为交通强国的建设发展赋能。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