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易+” 这个加法怎么做——上海市嘉定区创新推出特色信用应用场景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26 |来源:中国信用

分享到

  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启动了“信易+”系列项目,旨在重点民生领域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让守信激励引领市民的新生活、新时尚、新面貌,让市民切身体会到“诚信让城市更便利”。
  一个手机App就实现了政务服务的申请审批,企业融资借助金融平台可以当天贷款……2024年以来,上海市嘉定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契机,致力创新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在已形成的“信易行”“信易租”“信易医”“信用商圈”等场景基础上,继续创新推出一批特色“信易+”应用场景,在重点民生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机制,推出多项惠民便企激励措施,让“信用有价”真正走向百姓生活。
  “信易批”:“零审批”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
  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2024年,嘉定出了“法雷奥速度”。
  位于外冈工业园区的法雷奥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生产研发基地,从合同签订到拿地开工仅用了3个月。在法雷奥集团完成地块摘牌的24小时内,“三证一书”(即《交地确认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桩基工程)》《不动产权证》)全部到手,刷新了区内“拿地即开工”速度记录。
  “上海各级政府的高效服务,帮企业至少节省了6个月的时间成本。”在这个新能源汽车迅速迭代的关键时刻,“抢”的时间越多,越能让企业在研发、生产环节掌握主动权。企业总经理说。
  据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介绍,项目纳入区级产业项目“四个一批”计划后,嘉定区经委、区规资局、区建管委、区土地储备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外冈镇挂图作战,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手册并提供了“零审批”服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把行政审批作为不见面事项,凡是能够在政务系统等正规渠道核验用户证照和信息的,企业无须再提供任何证照材料。”外冈镇相关负责人说。
  审批提速的背后,是嘉定区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成果。2020年10月,嘉定区正式开通信用电子证照系统,并发布上海市首批企业法人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在审批服务领域,企业法人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已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中的56个应用事项中得以应用,涵盖了21个职能部门、135个事项情形和151项守信激励措施。据统计,截至目前,一网通办、市民云查询调用信用电子证照累计291万次。
  此外,嘉定区政务服务中心是上海市单体建筑最大综合型政务服务中心,高度集成31家职能部门1493项政务服务事项。近年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小嘉帮办”服务品牌,设立“小嘉帮办站”,推出“快闪办”“自助办”“视讯办”“陪同办”“兜底办”“延伸办”六个特色主题服务。目前已为办事群众提供现场帮办38000余次,最大程度分流办事人群、缩短办理时间。
  同时,记者了解到,嘉定区还设立市场税务联动虚拟窗口,实现个体户注销业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口注销”,全方位延伸“远程虚拟”服务覆盖面。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直接通过办税终端办理90%以上的税收业务,帮助企业实际体验良好信用带来的营商服务便利。
  “在嘉定,‘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现实。嘉定区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服务供给渠道,不断优化和升级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利企便民服务‘零距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易贷”:“金融服务品牌2.0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中国建设银行嘉定环城路支行为上海食界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无缝续贷的方式,解决了企业前期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还款的困难。
  “嘉定科创贷”为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降低了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的门槛,解了“燃眉之急”。
  ……
  在嘉定,因为信用所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触角正不断延伸。
  近年来,嘉定区持续推动“信易贷”工作落深落实,切实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作为工信部公布的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2023年7月,嘉定区创新推出“我嘉金融”服务品牌,汇聚全区相关委办局、街镇、金融企业多方资源,在“融、贷、担、补”等多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全面支持。
  2024年7月,在“我嘉金融”服务品牌“益企同行”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嘉金融”2.0版本正式上线。据系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升级,以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为核心,深度融合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更加便利、高效、规范、完善的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嘉定区坚持金融赋能产业发展,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普惠金融顾问嘉定服务枢纽服务效能。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惠企专区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通融资服务虚拟线路,在金融机构开通服务点位,通过虚拟线路一键直连、远程联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做到企业有所呼、金融必有应。“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进一步畅通金融供需对接渠道,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直达快享,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做法服务好企业。”区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除了政府部门,嘉定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板块,推出重点金融产品专项服务包,目前,已成功对接4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汇聚158种金融产品,面向全区31万市场主体提供融资咨询和服务。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科创贷”产品,主要是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额度是3000万元,利率最低是2.7%。“希望通过我们的资金支持,能够让这些领域的创业者获得更好的发展。”招商银行嘉定支行负责人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2024年,嘉定区还成立普惠金融顾问人才库,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22家金融机构的27名成员,把金融服务“送上门、讲明白”,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让企业吃下助力发展的“定心丸”。
  为企业定制服务外,嘉定区深知“敲响”贷款融资的“门”也不容易。在金融服务方面,嘉定区在2019年已开发的信用电子证照系统基础上,开发金融机构专属版电子证照系统,可即时验证企业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并进行信用风险跟踪和预警,并对信用状况良好企业匹配专项金融服务产品以及一系列综合守信激励服务,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轻负担,输入金融“活水”。
  “此外,嘉定区建立了上海五大新城首个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信易贷平台即将迎来2.0版升级。通过打造‘一网优服’产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集成‘信易贷’在内的各类涉企服务资源,让更多区内成长型企业充分感受良好信用和金融生态对于企业的有力支持。”嘉定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易住”:“一纸承诺”解决住宿“一张床”问题
  小陈是上海某建筑公司的一名新入职员工。接到公司的入职通知后,他立即从老家甘肃赶到上海。当小陈正为住宿问题发愁时,公司向他介绍了可免费住宿的“有‘嘉’客栈”项目,让他喜出望外。干净的标间宽敞明亮,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填完申请表格,小陈当天就入住了位于沪宜公路的嘉定新城智选假日酒店。“没想到过渡性的免费住宿这么好,一来嘉定就倍感温暖。”小陈说。
  2024年3月,嘉定区人社局在全市率先推出“有‘嘉’客栈”服务项目,这是嘉定区为区内重点企业推出的一项惠企服务政策,聚焦重点产业及重点企业录用人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提供过渡性免费住宿,帮助短期内有住房困难的新入职员工解决“一张床”问题。
  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12个街镇已全面启动“有‘嘉’客栈”建设工作,锦江之星、迎园饭店等20家企业签约成为“有‘嘉’客栈”,可提供1749个床位,覆盖了汽车“新四化”、生物医药等行业重点企业约1067家。
  “2024年7月10日,‘信易住’(有‘嘉’客栈)项目在我们街道启动,首批试点的5家服务对象,都是区公共信用A级及以上企业,亮出嘉定区企业法人公共信用电子证照,并以信用承诺的形式替代相关文件证明,就直接享受有‘嘉’客栈免费入住服务。”真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易住”项目试点是街道提升就业促进服务能级的一次探索,未来辖区内信用状况良好的重点服务企业可以凭借信用承诺申请服务,街道将通过大数据分辨企业资质、依靠信用赋能简化申办流程,将“信用+就业”工作落实落地。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记者了解到,2024年,嘉定区持续推进“我嘉·邻里中心”建设,设立嵌入式社区就业服务站,着力构建辐射全域、覆盖全面、贯穿全程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走进连俊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一楼的一网通办服务、便民服务窗口、阅读角、洽谈室、茶歇廊及共享汇等多功能区域,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政务服务与便民需求。二楼则配备健身房、日间照料屋、书画室、活动室及助浴室等,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和养老服务。
  华亭镇地处上海最北端,距离区中心较远,且周边没有配套的人才住房及商业设施,面对企业“用工难、流动大”等人才问题,2024年,华亭镇依托“我嘉·邻里中心”“农居花巷”等项目,建设有特色有品质的“企业新家”,为当地企业人才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并且,面向信用良好的在地企业提供配套员工公寓和生活服务设施,纳税信用“三连A”的企业可享受免租等更多便利实惠和扶持政策。
  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嘉定区还将开展信用评估,动态调整服务企业清单,逐步实现企业和求职者之间以“信用承诺”等方式申请入住,打造“信易住”守信激励场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街镇”:“一街一品牌”推动基层治理场景创新
  2024年11月5日,“‘两企三新’话诚信 邻嘉市集倡文明”2024年嘉定区“诚信有礼”圆桌分享会暨“今天我值日”邻嘉市集诚信主题活动在菊园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商超、配送行业及法律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诚信”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诚信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增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在外场活动中,便民服务摊位提供实惠便捷的服务,诚信小游戏等活动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诚信知识。
  2024年,菊园新区以信用为主线,持续深化“信用街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个人和企业的诚信意识,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嘉定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菊园新区只是‘信用街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我区深入实施‘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用信模式,坚持从政府、市场两个维度不断丰富拓展用信场景,赋能社会治理上新台阶。在政府用信方面,引导街镇、村居创新‘信用+社会治理’新机制,积极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街镇一品牌’,推动基层治理领域场景创新。”
  2024年12月,上海市各区“营商环境巡礼”嘉定行活动举行。在会上,嘉定集中发布了30个嘉定区营商品牌,12个街镇特色营商品牌。
  安亭镇建设信用“一站式”服务站点,为区域内企业提供包括金融服务、信用监护、信用预警、信用查询、信用修复等综合服务。该站点作为安亭镇企业信用服务的载体,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做好企业信用服务的“宣传员”;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倾听协调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做好企业信用服务的“服务员”;有效化解企业矛盾,引导完成信用修复,做好企业服务的“调解员”。
  马陆镇则是聚焦信用赋能社会治理,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石的“一体化监管服务”体系,面向规上工业、食品生产类、大型餐饮类等领域的重点企业进行试点,通过开展精细化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内容等举措,实现监管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源头解决多头重复执法,助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嘉定镇街道将信用监管作为抓手,以疁城新天地商区为试点,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创新数字监管、开展设立“信用红榜”,宣传诚信理念等一系列管理模式,持续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显著提升了商区监管成效,保障了商区环境安全,商户诚信经营意识显著提升,为建设更加诚信、和谐的商区环境奠定了基础。
  嘉定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各街镇在“信用+”持续发力,通过完善信用社区建设工作制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将信用理念嵌入社区治理大小事项。在辖区门店商铺、居民聚集区以及公共活动场所,通过多种形式与渠道广泛宣传信用政策法规、建设成果以及奖惩典型案例。此举成功转化为全社会全员参与的共建模式,真正让信用思想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使诚信行为成为社区新风尚。
  近年来,嘉定区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以小切口为突破,推动应用场景多领域覆盖。相信接下来,嘉定区将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拓展“信用+”惠企便民应用场景,让信用助力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本文刊于《中国信用》杂志2025年1月刊)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