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基础制度框架基本成型,信用信息共享公示水平大幅提升,信用奖惩机制初步形成,信用监管效能显著增强,诚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处提及信用相关内容,这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在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这一举措旨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同时,通过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可有效遏制不诚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守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这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框架,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明确、规范的信用修复途径,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更加公平、合理且有效的方向发展。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外贸的促进作用,不仅涉及保险行业传统的承保和理赔业务,还涵盖融资增信、资信服务等多个方面。在稳定对外贸易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这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外贸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将逐步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