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探索推广“信用+医疗”办好民生关键事

发布时间:2025/01/23 |来源:信用中国(四川)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信用就医”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四川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紧扣医疗服务需求新变化,重点聚焦患者就医的关键环节,鼓励各地探索推广“信用就医”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时少跑腿。
  绵阳市:“信用就医”免息期最长可达56天
  绵阳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于2023年6月5日上线区域性“信用就医”项目,采取“政府+医疗机构+银行”联动方式,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先就医、零排队、后付费”的信用就医结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三长一短”(挂号排队长、就诊排队长、缴费排队长、看病时间短)难题。“信用就医”成功开通的市民由金融机构授予不低于3000元门诊信用就医额度,在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检查、取药等就诊环节时,不用到人工窗口排队缴费,医院微信公众号(或app)会推送诊间结算订单,用户可自动使用“信用就医”额度支付门诊账单,用款提示将自动通过短信或微信提示发至客户。“信用就医”额度使用后,按银行算法进入免息期,免息期最长可达56天,免息期到期前还款将不产生利息,切实为部分经济困难群众减轻就医负担。
  成都市:“信用就医”服务聚焦不同人群
  2024年7月,成都市“信用就医”服务在18家试点机构正式上线试运行,此次成都上线的“信用就医”服务聚焦不同人群,推出“离院付”“亲情付”和“分期付”三大功能板块。“离院付”是在线挂号确认使用“信用就医”后,就诊费用直接使用专属额度支付,无需排队缴费;“亲情付”则是解决“一老一小”难题,绑定家人账户,轻松共享信用额度,让陪护就医更方便;“分期付”则针对临时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特殊群体,提供了单独设定的优惠利率,且最长59天免息,有效缓解市民看病就医的资金压力。据了解,成都市“信用就医”基于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公积金、个人征信等数据,建立数字化的信用评价模型,该模型覆盖了超过2100万的成都市常住人口。
  巴中市:使用信用额度实现全流程“无感支付”
  巴中通过银医合作建立“信用就医”体系,于2024年7月30日首批在巴中市中心医院和各县(区)人民医院开展试点运行。为全市18-60岁居民(一老一小通过“亲情付”绑定)提供不低于3000元的信用额度,居民在试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可通过使用信用额度实现全流程“无感支付”,住院可使用信用额度用于缴纳预缴金。
  这些地方推出“信用就医”,让信用真正发挥作用,优化了就医流程,提升了就诊效率,方便了就诊群众。同样也期待各地各医院不断探索、借鉴和推广“信用就医”模式的好做法,多些“患者视角”,多些“收费创新”,多些“就医关怀”,让“信用就医”模式普惠更多的就医者。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