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增信、以信赋能 泸州积极推进白酒产业建圈强链、做大成势

发布时间:2025/01/03 |来源:信用中国(四川)

分享到

  白酒产业是泸州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为解决金融支持不足、品牌效应不显等制约白酒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泸州市创新构建以信用档案、信用评价、信用指数、信用提升、信用融资等为主要组成的“信用链”,以信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为支撑,综合应用公共和市场化信用产品与服务,为白酒产业赋能增信,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做大成势。
  发挥企业信用数据要素价值 开展行业信用评价
  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白酒产业信用综合管理系统,为白酒产业链上91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与泸州市白酒产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对接,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记录,完善企业信用画像。同时以信用档案为基础,发挥泸州老窖等链主企业以及酒业园区等特色产业集群的信用信息集聚优势,综合应用公共和市场化信用信息,以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为一级指标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白酒产业链企业开展三维信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由模型自动计算生成并动态更新。
  据了解,为全面掌握白酒行业的发展情况,泸州市从2018年起编制、2020年起发布白酒行业社会信用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全面反映泸州市白酒行业社会信用建设轨迹及行业信用状况。该指数围绕社会信用评价、市场信用交易、企业风险管控三方面进行构建,包括资本实力指数、营运能力指数、盈利能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偿付能力指数和信用评级指数六大体系。指数走势及分析报告通过泸州白酒信用指数官方网站发布,并在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同步宣发,每年在酒博会作书面发布。
  加强产业信用培育提升工作 筑牢赋能增信底座
  泸州参考企业个体信用评价结果和行业整体信用指数走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白酒行业信用培育和提升工作。加强企业信用修复的告知和指导,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编制白酒企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鼓励引导企业从多方面加强信用合规建设。支持泸州老窖推进白酒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对白酒原料、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确保“泸酒”品质。成立全国首个以白酒产业命名的法庭——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人民法庭,将打假治劣作为信用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努力打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产业信用环境。
  挖掘链上企业信用资产价值 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为大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泸州在企业信用评价和信用提升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企业信用资产价值,通过模型测算、特征筛选和行业推荐等方式形成白酒产业“白名单”,推送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行业差异化融资需求,依托“天府信用通”等融资服务平台,上线“酒好贷”“E泸贷”“酒商贷”“酒企贷”等涉酒贷款产品。引入兴泸、城投、金通等融资担保机构,以信息增信和补偿增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民营中小酒企的融资可得性。
  泸州市通过构建完善“信用链”,建立挖信、育信、评信、用信、管信机制,白酒产业链企业信用水平持续提升,企业信用资产价值持续激活,产业链信用环境持续优化。泸州市白酒行业社会信用指数已从2018年的119.40点稳步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85.11点。在“信用链”的保障支撑下,泸州市酒类产业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80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335亿元,并将向2027年的2000亿元目标持续迈进。据悉,相关工作做法也得到行业认可,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送的《以“信用链”赋能白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