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信用在信贷投放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一头连着金融机构,另一头连着农户,不但可以高效地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乡村“最后一公里”,也让农户的需求更全面和直观地展现在金融机构面前。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金融监管部门曾发文提出相关指导意见,金融机构也不断拓展信用工程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在各方努力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明显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金融机构亦需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除常态化开展“整村授信”及“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之外,还应积极探索“信用+”模式,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叠加效应。同时,致力于打破数据壁垒,做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之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
具体来看,“信用+”模式实际是通过信用建设来打通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即利用信用“穿针引线”,推动农村地区产业更好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因此,金融机构可以以信用信息共享为基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在客户选择、授信额度和利率、贷款周期上更具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借助“整村授信”这一契机,进一步划分服务区域,做好网格化营销管理工作,将信用建设深度嵌入乡村振兴各个方面。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农村信用数据的应用场景,将信用与多重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例如,“信用+医疗”“信用+旅游”等,通过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先诊疗后付费”等举措,提升基层群众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打破数据壁垒方面,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难题是各主体之间的数据没有完全互联互通。尽管多地政府正积极上线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但在各金融机构之间,数据的流通和共享仍存在障碍。以“整村授信”为例,每家金融机构都需要在当地走访村落,对农户画像进行多方评估,相当于同一工作在同一村庄多次循环,从整个金融业的角度来看,亦属于重复劳动。
因此,下阶段,银行机构应将数据融合作为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用好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并加强与政府部门、征信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同时,通过和同业共享数据和信息,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为制定个性化信贷政策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和对各地的监督工作,金融机构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同时进一步宣传普及信用的重要性和认知度,推广相关金融知识,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信用评级体系日益健全,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根据地方亮点和自身发展持续深挖“信用”的价值并做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信用的叠加效应,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