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孩子们满怀雀跃回到校园,期待着新的学习生活。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班级群缴费、淘宝刷单、买卖游戏账号、充值追星、虚假中奖等各种“把戏”层出不穷。当下电信网络诈骗呈现高发态势,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判断力、识别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应该了解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增强识骗、防骗的意识和能力。一起来看看不法分子的那些“套路”有多深。
套路一:假冒老师
诈骗分子潜入班级群中使用老师的头像、昵称,冒充老师发布虚假缴费信息,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或以老师身份联系家长,谎称孩子身体不适或者遭遇突发事故住院,急需医药费,诱导受害人打钱。
套路二:“刷单”兼职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群聊、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刷单。最初安排小额“任务”,少量充值并返现骗取信任,之后让受害人大额充值,并以“系统出错”“账号冻结”等原因让其继续充值“解冻”,但绝不再返现。
套路三:运作入学
诈骗分子把自己包装成“有人脉、有资源”的形象,对家长和学生谎称缴纳一定“代办费”即可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或“转学”。转账过后,骗子往往与受害人断开联系,逃之夭夭。
套路四:买卖账号
诈骗分子冒充游戏账号买家和卖家,声称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装备、收藏品,诱导青少年登录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或直接诱导受害者转账。
套路五:涉案恐吓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后,假冒“官方办案人员”身份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以威胁、恐吓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声称要资金调查,并利用受害人想尽快自证清白的心理,从而诱骗受害人转账。
……
诈骗分子的“套路”远不止这些,在盗取个人信息后,被盯上的不单是学生,往往还有家长。因此织密防骗反诈“防护网”,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和参与。
学生要留心:
1.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不要轻信他人,不要随意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
2.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是点击未知链接,不要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凡是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务必警惕。
3.不要轻信所谓的“官方”,所有执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
家长要警惕:
1.保管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
2.控制孩子压岁钱或者零花钱的随意支出,定期与子女沟通花销支出,建议帮孩子存定期或者限定支出金额。
3.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确保家长在孩子遭遇可疑情形时能尽快知悉。
学校要注意:
1.要加强班级群组管理,确认所有群成员真实身份。
2.要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3.要常态化进行防诈、反诈宣传教育,提升学生防骗反诈意识。
信用中国(四川)综合自光明网、平安家园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