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兼职 请收好这份防“踩坑”指南

发布时间:2023/07/13 |来源: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暑期开启,不少大学生纷纷加入了暑期兼职的大军,在这里,小编希望您收下这份防“踩坑”指南,带您清晰避“坑”!



  陷阱一
  高日薪陷阱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兼职求职者期待“低门槛、高薪资”的心理,精心布置连环骗局,一步步引诱求职者上钩。求职者或是被诈骗,或是经诱骗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防骗指南
  求职者要通过正规的招聘网站求职,根据自己的技能合理定位自己的期望薪酬,不要轻信“点击返现”“兼职刷单”“足不出户”“高薪日结”等虚假招聘话术。
  在求职时可以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现场查看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等途径,仔细甄别招聘企业相关信息是否真实,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等信息,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提防“传销”“电信诈骗”等非法组织。
  求职者在入职后,如发现应聘职位可能涉及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及时拨打举报电话,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陷阱二
  乱收费陷阱

  部分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由,巧立名目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等费用,或要求求职者上交身份证件等,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求职者入职或中途辞退。
  防骗指南
  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求职者要增强对虚假招聘或欺诈就业信息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不法分子巧立名目收取财物、扣押证件的行为勇敢说“不”,一旦发现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陷阱三
  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以有关系可以“内推”为由,收取求职者高额中介费,而在收取费用后,将随处可接的低薪兼职工作介绍给求职者。
  防骗指南
  求职者通过中介机构求职时,应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合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意查看中介机构的“一证一照”,即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如果两证缺一的话,就是一个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同时,不要轻信中介机构的口头承诺,一定要与中介机构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包括意向岗位、薪资要求等。
  陷阱四
  “培训贷”陷阱

  部分培训机构以“高薪资”“就业稳定”“不需要经验”等为噱头,高额售卖培训课程,承诺培训后提供工作岗位或配音、插图等接单机会,并向求职者指定或推荐借贷机构贷款缴纳培训费用。求职者最终往往未能成功找到工作,还要背上一笔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的贷款。
  防骗指南
  求职者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不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求职期间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公司资质,在情况不明时,多与家长、老师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
  陷阱五
  试用期陷阱

  一些不良企业,往往以试用期的名义骗取廉价劳动力,或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或是在试用期即将期满时以各种借口辞退求职者,或是要求兼职人员在试用期内离职时支付高额违约金。
  防骗指南
  暑期兼职属于短期聘用,并没有“试用期”这一说法,用人单位必须按实际从业小时数结算工资,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暑期兼职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用人单位在暑期兼职人员离职时无权要求支付违约金。
  求职者应与用人单位规范签订书面用工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工作岗位、工作期限、上下班时间、劳动报酬、结算方法以及工作时意外受伤后的责任等问题,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妥善保管相关协议文本协议。
  同时,注意保存兼职过程中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包括工服工牌、工资发放、考勤记录等相关凭证,一旦遭遇拖欠工资、强制加班等情况,可以作为维权证据。发生纠纷后,若无法自行协商解决,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寻求帮助或通过诉讼解决,发现上当受骗的,应立即报警。

  信用中国(四川)、综合来源余姚市人民法院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