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巴中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为目标,加强内外联动,统筹推进纳税信用评价各项工作组织实施,不断发挥信用等级的激励作用,以“银税互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真正做到惠民利企。
强化组织部署,夯实评价基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纳税信用评价专项工作组,对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进行统一部署,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预评分析—数据核实—结果审核”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评价流程规范高效。强化业务培训,提前组织税务干部集中学习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口径、操作流程及新政策,夯实理论基础,确保干部吃透纳税信用评价指标,熟悉业务规则和阶段工作任务,掌握业务操作流程。如跨省迁移企业信用管理、新设纳税人复评机制,提升评价准确性和一致性。
深化宣传辅导,提升企业参与度。依托线上征纳互动平台、短信平台等渠道精准推送信用评价指标、常见失分点及修复政策,帮助企业提前规避风险。线下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咨询专岗,并充分利用培训辅导区开设纳税信用评价专题培训,针对性解答企业疑问。针对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靶向辅导”,筛选信用等级预评较低的纳税人,分析易失分点,“一对一”推送个性化整改建议,助力企业提升信用等级。加强部门协同,将纳税信用建设融入日常税费服务和宣传辅导的各个环节。
细化数据分析,保障评价公正性。提前开展纳税信用预评工作,针对无法走通的流程,反复分析琢磨,人员变动导致的岗位权限问题及时增添匹配。针对预评结果数据,反复核实、严格把关,避免因信息采集不全、重复纳税人错误关联而造成误评误判。通过准确把握评价指标信息、严格审核评价结果、开展纳税信用补评、复评等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准确。
实化结果应用,释放政策红利。落实守信激励措施,强化纳税评价结果的增值运用,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严格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作用。对纳税信用等级为A的纳税人,以提供优质纳税服务为主线,积极帮助诚信经营企业“纳税信用”转变为“信贷信用”,让企业的纳税信用变成“真金白银”;落实失信惩戒措施,对纳税信用等级为D的纳税人,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从严管理,采取严格控制发票供应、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出口退税审核等措施,实现对纳税人信用等级的动态管理。(来源:信用中国(四川巴中))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