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都江堰市创新推出“农房增信”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都江堰发布

分享到

  春耕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都江堰市聚焦农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农房增信”机制金融服务,通过盘活农村“沉睡资产”,为农户春耕生产注入金融活水。
  农户受益 春耕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3月20日上午,都江堰市首笔“农房增信”机制发放仪式在成都农商银行都江堰支行举行,有效破解了农业生产“钱等粮”的困境。“眼下,要买肥料、树苗,加上请人工工资,缺口加起来近30万,多亏“农房增信”机制解了燃眉之急。”贷款农户、龙池镇光荣社区村民陈德强展示他的房屋确权证,从提交资料到签约放款,三天内就获得了30万元低息贷款。


  据介绍,陈德强家住龙池虹口山上,多年来,一直种植猕猴桃和中药材。近两年,他正在逐步实行猕猴桃品种改良,投入较大;而重楼、黄连、毛慈菇等中药材大约5年才能有收益。今年,他将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大到20亩,猕猴桃基地也增加到30亩。“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陈德强激动地表示,“有了这笔资金,我可以购买更多的农资,扩大种植规模,今年的收入有望大幅提升。”陈德强的成功案例,正是都江堰市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携手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创新金融模式 激活农村“沉睡资产”
  3月14日,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召开并指出,要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聚焦破解农民融资等难题,推动农村“沉睡资产”向“流动资本”转变,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为贯彻会议精神,破解农村房屋“确权易、变现难”的问题,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与成都农商银行共同推出“农房增信”机制。该产品以农村产权融资为突破口,结合农户生产经营和信用信息,评估基础授信额度,并通过农房价值进行增信,帮助农户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金”。


  “下一步,我们还可以探索信用+农房资产+乡村产业”联合贷模式,扩大覆盖面,增加灵活度。”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魏刚介绍,政府部门搭平台推动“政银农”协同模式,既破解了农民抵押物不足的难题,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开发多款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都江堰支行紫坪铺分理处主任张伟介绍,下一步,将在2024年创新的“农业生产设施(冻库)贷”和此次“农房增信”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推出“农产品烘干设施贷”和粮菜“在地产值贷”等创新支农产品,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当前,都江堰精华灌区粮果产业园建设正在发力推进,随着系列惠农政策落地,金融活水润泽春耕沃土,都江堰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正书写新的篇章。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