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持续优化监管方式 破解预付式消费信任危机

发布时间:2024/02/26 |来源:信用中国(四川)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重要形式。预付式消费,即消费者预先向经营者支付一定资金,然后按次或按期获得商品或服务,因优惠折扣大、支付便捷等优势,备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从医美、健身、洗浴、餐饮到校外培训等等,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然而,各种优惠和便利背后潜藏着消费风险。“退费难”“卷钱跑路”等各种违规失信现象接连出现,不仅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还给相关行业带来“诚信负债”,成为行业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摆脱预付式消费的信任危机,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没有后顾之忧,既需消费者审慎选择,也需机构诚信经营,更需监管部门强化监督。为破解预付式消费难点痛点,四川省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营方面不断探索。在宜宾,建立川渝地区首个预付卡消费服务平台,以预付式消费业务和数据的全流程监管为核心,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预付消费”事前资质审查,发卡报备、事中全过程记录并可信存证、事后维权的监管闭环。引入银行实现资金存管,有效防范预付费用的损失风险,并通过平台的“赋码”机制,根据商户在监管平台上的等级设置不同的颜色,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商家预付式消费的经营情况,实现“信用监管”,助力营造消费透明、公开、安全的预付式消费环境。在德阳,多部门联合在绵竹县试点“预付式监管”平台,多方共同参与,让消费处于全流程监管中。
  校外培训行业作为消费者预付式消费“踩坑率”最高的领域之一,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今年2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指出校外培训机构采用预收费方式收取费用的,应当将预收费用纳入监管。四川省结合信用消费发展趋势,积极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成都市探索微信支付分功能在教培行业的新应用场景,微信支付分满600分以上的家长在管理平台报名培训课程时,可免费开启“先学后付”模式,培训机构先提供培训服务,服务结束后,家长再结算支付培训费用。“先学后付”为学生和家长们提供了上课放心、缴费安心的购课新模式,规范课程学习与反馈链路,避免校外培训预付费风险,有效保障了学员、家长、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