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发布时间:2024/02/2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金融是重要一环。
  2023年“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的留言显示,部分中小微企业在经营中存在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强化资金供给,到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民营贷款的稳定性,再到创新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并延期扩容,一系列措施对症下药,助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去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75%,较上年同期低41个基点,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之一,银企信息充分共享是金融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前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搭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深化信息共享,有利于增进银企之间信任度,提升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2023年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3.4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3万亿元。在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架起更多“信息桥梁”,才能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畅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数字技术凭借其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在提升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进而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实际融资需求等方面拥有广阔应用空间。比如,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信用体系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拓展至基于交易的“物的信用”和“数据信用”,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服务覆盖面。又如,微众银行推出的“数字创投”服务,以“科技+数据+模型”驱动,应用AI大语言模型提升投融资匹配效率,努力通过畅通融资渠道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用好数字技术,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还应看到,破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几家抬”的合力。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明确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加强协同合作、提升政策实效,各部门各地方形成合力、不同政策有效组合,既注重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又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激发政策的乘数效应,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北京新增大型活动等20多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在餐饮、超市等40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重庆开展“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海南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企业反映问题“接诉即办”机制……政策千万条,落地第一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对民营经济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见到实效,定能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