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优化路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3/18 |来源:新华财经

分享到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间加强产业创新协作,有利于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产业对外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并借助长三角地区高能级的产业创新、高水平的产业科技助力成渝双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打造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重庆、成都的产业创新能力”。
  当前,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双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区域间加强产业创新协作,有利于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产业对外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并借助长三角地区高能级的产业创新、高水平的产业科技助力成渝双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打造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成渝双圈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协作优化路径建议如下。
  其一,实施产业创新协作六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创新市场政府双促工程。建立健全合作会商机制,构建产业创新长效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服务支撑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二是实施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孵化工程。推动创新技术标准互认,强化创新政策引领,加强成果转化激励。三是实施产业重大研发平台建设工程。鼓励来渝布局一批创新研究基地,探索布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研究水平高超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西南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四是实施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工程。推动科创人员联合攻关,设立产业创新专项项目,加大产业创新资金共投。五是实施产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程。加强产业创新要素、产业创新设施和产业创新服务共享。六是实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搭建成渝双圈产业技术交易平台,探索“异地研发孵化、驻地招才引智”产业协同创新模式。
  其二,加强产业发展协同联动。一是建立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在准入、税收、标准、监管、信用和信息等方面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完善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建立“链长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和定期研判机制。定时对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研判,协调解决“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事项。三是探索建立成渝双圈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经验,建立成渝双圈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加强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加快建设产业备份系统。
  其三,提升产业四链融合质效。一是夯实产业创新教育合作基础。推动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加强“塔尖”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加强技能型“塔基”人才培养;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是完善产业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完善产业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产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快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社保和教育等领域逐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双向流动。三是优化产业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支持金融机构提供符合产业创新周期规律的金融服务。拓宽产业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鼓励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成渝地区科创子基金。支持国有投资公司加大产业创新投资力度。鼓励成渝地区国有投资公司面向国家战略方向、成渝双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投资。
  其四,打造产业创新协作共同体。一是共建跨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与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等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平台联动,整合长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金融等机构,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组成的跨区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针对两地对接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环节进行联合攻关。加强特定战略领域中关联龙头企业的常态化合作,以联合发声、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组建跨区域核心技术攻关小组等形式,强化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共建跨区域项目协同招引机制。成渝双圈招商引资与长三角地区实现协同性、差异化和一体化,可组建联合招商团队,合作举办招商推介会,实施精准招商行动计划。成渝团队到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地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型企业招商,真正实现“产业溢出”效应。长三角地区团队到成渝地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带动成渝地区产业同步转型升级。
  三是优化成渝双圈营商环境。大力优化法治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益保护。大力优化开放创新环境。积极构建与成渝双圈和长三角地区相配套的市场开放大格局,提升公平竞争程度,推动规则制度高水平接轨,提升要素流动性。大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双方政务服务协同性,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对接。建立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作者: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李培、李星;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黄庆华)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