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易+”应用典型案例七十八】峨眉山市“信用+旅游”应用案例 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推动信用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峨眉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峨眉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证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分享到

峨眉山市“信用+旅游”应用案例

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经济发展

  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建设。同年12月,峨眉山市被列入首批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作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峨眉山市把信用试点作为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实现景区提质、服务提升、监管提效、市场提振,擦亮“峨眉山”金字招牌,带动文旅复苏和经济发展。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报,探索“信用+旅游”的峨眉山市被列为全国4个优秀试点之一。

  一、着力建立“三大机制”,推动“信用+旅游”落地生根

  (一)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组建信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工作部署会、专题工作会11次,开展“一对一”对接推进会14次。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形成景城一体、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机制。将3大项、10分项验收指标细化成20项具体工作,按照职能职责,科学划定21个部门、13个乡镇(街道)的责任分工,建立三大工作专班,构建起“权责明晰、上下联动、无缝衔接”运转体系。

  (三)建立有力的制度保障机制。将制度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出台《峨眉山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峨眉山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措施,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社会资本敢投。

  二、着力打造“信旅峨眉”,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一)构建了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将文化旅游和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6个领域纳入信用管理范畴。1500余家文旅企业中,优先发展190家精品商户成为首批“信旅峨眉”商户,按6个类别3个级别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有效提升了游客对商户信用辨识度。

  (二)拓展了广泛的信用应用场景。率先推出文旅信用应用产品,开发“信旅峨眉”程序,引导景区景点、酒店民宿、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17类文旅消费场景、超过190家经营主体,推出信用优惠、无押住宿等信用应用产品。峨眉山景区创新推出“先游后付”“先乘后付”消费模式,带动景区效率提高、产品提质、服务提升,峨眉山景区获评5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第5位,2023年1-9月接待游客477.38万人次,同比增长98.37%。

  (三)打造了特色的信用示范街区。以服务最广大的游客群体为理念,将游客相对集中的景区路、马路桥美食街,打造为信用应用示范街区,带动街区60余家住宿、购物、餐饮商户向游客推出信用应用产品,示范主题街区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三、着力推出“信融峨眉”,实现信用正向激励

  (一)激励机制作引导。率先设立100万元“文化和旅游信用奖励资金”、年均增长10%,出台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增加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下调贷款利率等重信守信企业支持政策,160余户企业自愿签订了信用承诺书,着力引导建设诚信企业。

  (二)示范评选作引领。联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开展2批次“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通过自主申报、联合审核、评比认定,评选出“红名单”企业28家,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力打造一批诚信企业。

  (三)重点培育作扶持。对28家重信守信文旅企业给予融资、额度、期限、利率方面支持,享受贷款额度11.69亿元,其中单户贷款高达9.7亿元,最长贷款期限20年、最低年利率仅3.4%。同时,开发旅游贷、仙山游、民宿贷3大类创新信贷产品,投放资金共1.7亿元,重点支持民宿、演艺、文旅康养等业态发展,吸引31家精品民宿入驻。

  四、着力营造“信服峨眉”,创优文旅信用环境

  (一)创优审批环境。在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创新设置“信服峨眉”文旅绿色通道和18个“无差别综合窗口”,为39家重点文旅企业提供了保姆式审批服务。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了项目加快建设、吸引了企业签约入驻,四川华西峨眉医院、莎蔓莉莎、高桥里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顺利签订120亿元的南山里、170亿元的太阳谷等重点文旅项目11个。

  (二)创优办事环境。培塑“办事不求人”服务品牌,明确透明政策、减税降费等10项“不求人”措施,194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好”。实行川渝通办、跨省通办,解决企业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持续简化办事流程,缩减办事时限,文旅企业开办实现“日办结”,今年共新增经营主体3420户。

  (三)创优监管环境。对“信旅峨眉”诚信商户采取首违不罚、减轻处罚、延期缴纳罚款和降低检查频率,日常检查频率降为原有频率三分之一,累计减少530余次。同时,对失信企业,在后续审核、政府采购中予以限制,在日常监管、行政处罚中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