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9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分享到

  近年来,人民银行昆明中支组织全省金融系统以“三信”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辖区各州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以信促建、以建促融作用,加大支持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力度。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全省评定信用户740.06万户、信用村6741个、信用乡(镇)730个、信用县4个,全省信用户贷款余额3194.0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11.58亿元。其中,全省25个边境县的374个抵边行政村农户建档率达97%,已建成信用村270个,抵边行政村农户信贷投放余额60.2亿元,惠及7.4万边境信用农户。

  不断完善机制体系,加强信息采集和信用评定。各州市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机制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动,推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能采尽采”,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应评尽评”。德宏州制定《关于持续推进陇川县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方案》,文山州制定《文山州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昭通市制定《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等,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以信促融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西双版纳联合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印发《景洪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多部门联合评分定级、综合运用评级结果、涉农金融机构金融支持、财政贴息支持全链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机制。

  规范完善评级机制,严把“三信”评定标准质量关。德宏州陇川县指导修订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小额农贷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西双版纳州景洪农商银行制订《打造勐龙镇勐宋村委会民族团结金融服务示范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村、普惠金融共享示范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方案》,加大金融支持沿边地区乡村振兴。江城县支行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江城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设立7个乡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信用初评小组和信用等级评价小组,为“三信”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各州市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对农户经济档案维护、信用等级评定、评级授信等重点环节工作机制进行优化。

  推进整村评级授信,加大金融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建设。不断探索发展整村、整族授信模式。德宏州以“信用+文化”“信用创建+产业贷款”的模式,聚焦“阿昌刀”及其他民族特需产品、特色山货等产业培育,为阿昌族整族授信金额达4.3亿元;聚焦回龙茶、黑木耳等产业,发放整村授信贷款2.8亿元。文山州砚山县在平远镇设立全州首个民族团结金融服务站,创新推出民族团结贷、民族团结示范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加大对4个民族乡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对7家民贸民品企业发放贷款2.32亿元、贷款贴息360万元。昭通镇雄针对罗坎镇大庙村白茶产业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5000余万元,覆盖900余农户。

  “贷”动沿边产业发展,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着力提升边境信用创建成果应用,西双版纳州中支在直过民族村寨等边境村镇,打造“再贷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品牌,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惠边贷”“乡村振兴贷”等信贷产品30余个,为1.47万信用户发放贷款17.29亿元;文山州富宁县推出“乡村振兴贷”“农资贷”等信贷产品,打造蔬菜食用菌基地、肉牛、茶叶等种养殖基地及中草药基地等,7个边境行政村集体收入显著提升。江城县支行组织召开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产业振兴融资对接会,围绕坚果、橡胶等特色产业发力,银企签约金额达7730万元,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融资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效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搜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